根据彭博社的报道,欧盟近日确认了一份包括206页内容的关税反制清单,涉及商品的总值接近720亿欧元。这一行动似乎显示出欧盟与美国关系的紧张,表面上是撕破了脸,实则欧盟在两手准备。一方面第一证券,欧盟仍在积极寻求与美国达成协议,尽量避免采取过于激烈的反制措施;另一方面,如果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,欧盟就可能不得不出手反击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给局势火上浇油,仿佛一位旧时代的“渔翁”,然而,眼下,他的行为却可能无意中给中方创造了机会。
那么,美欧为何突然翻脸?根据7月12日特朗普的突然举动,出于“长期贸易逆差”的理由,美国对欧盟的进口商品提出了30%的高额关税。这一行动显然激怒了欧盟,尤其是欧盟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认为自己不应该遭遇如此严苛的待遇。更重要的是,根据2023年的数据显示,尽管美国和欧盟在商品贸易上确实存在1570亿欧元的逆差,但服务贸易上的顺差基本上能够抵消这一缺口。特朗普提到的“长期且巨大的贸易逆差”似乎有些夸大其词,甚至看上去更像是他为加征关税找的借口。特朗普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。
展开剩余77%首先,特朗普政府可能试图通过加大对中国的贸易压力第一证券,期望得到欧盟的支持,特别是在关税政策方面。如果欧盟能够配合美国加征关税,那么这无疑将加强美国的立场。英国之所以能在“对等关税”谈判中获得特殊待遇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美国签订的“安全”协议中包括了一些针对中国供应链的条款。其次,由于欧盟内部的分歧,不同成员国对于与美国的贸易政策持有不同看法,某些国家可能会愿意接受30%的关税,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利益,特朗普自然不愿错过这一机会。对于美国而言,即便采取更强硬的关税措施,最糟糕的结果也不过是进入谈判阶段。
与此相对的是,欧盟的处境显得十分复杂。表面上,欧盟的反制措施看似强硬,206页的清单中列出了价值720亿欧元的商品。但根据欧洲新闻网的消息,欧盟最初的制裁范围实际上更广,涉及的商品总值一度达到950亿欧元,后来由于多国担心过度刺激美国的反应,才将这一数字下调了230亿欧元。另一个重要的举措是,欧盟计划停止对美国科技产品征收数字税,这一决定似乎是“自断双臂”,因为数字税本应是欧盟用来反制美国关税的一项关键措施。
显然,欧盟并没有放弃与美国和解的可能。欧盟内部存在明显的分歧:一部分人主张强硬反制,而另一部分则希望通过降低风险来避免冲突。总体来看,欧盟更倾向于通过妥协换取特朗普降低关税。毕竟,特朗普手中有强大的牌,如果欧盟的反应过于激烈,他可能会利用安全问题对欧盟进行反击。尽管欧盟成员国众多,但在防务问题上,他们对美国的依赖极为深重。特朗普可能预见到欧洲在这一领域的担忧第一证券,因此才敢直接将关税从10%提高到30%。
眼下,欧盟面临的选择似乎很清晰:继续通过谈判寻求解决,或者采取反制措施,用“再平衡措施”保护其经济。事实上,欧洲的局势已经相当明朗,美欧之间的贸易谈判并非孤立的议题,欧盟很可能会因为安全和防务需求而在贸易方面做出妥协。与此同时,由于贸易受限,欧盟的收入也将受影响,而欧盟又无法满足美国对增加军费开支的要求,这种困境无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那么,欧盟是否有办法破解这一局面呢?
从长远来看,欧盟必须重新考虑其对美国的依赖,尤其是在应对“去美国化”的风险时,需要更多地拓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。同时,欧盟应当摒弃过度讨好的思维方式,避免一味迁就美国。只有当欧盟重新找回自身的尊严,特朗普才可能会有所收敛。毕竟,比起从其他国家手中抢走蛋糕,推动全球贸易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才是更具战略眼光的做法。更何况,欧盟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双方的贸易额在2024年每日达到46亿欧元之多。如果欧盟真的决定采取反制,美国势必会有所顾忌。
对于中国而言,这或许是一个改善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绝佳机会。最新的国际民调显示,中国的国际形象已经超过了美国,这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加速提升全球影响力的良机。中国应当趁机与更多国家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,但前提是这些国家应当保持真诚,不带有“两面三刀”的态度。
至于特朗普,他似乎将关税政策视为振兴美国制造业的手段,试图通过这一方式重振美国经济,使其再次伟大。然而,这一做法的风险极大,不仅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,还使其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急剧恶化,收效甚微。特朗普自己也曾透露,关税政策每月为美国带来250亿美元的收入,但这笔钱实际上来自美国人民的口袋。目前,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似乎只产生了两种效果:一方面,国内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,特朗普的支持率出现下滑;另一方面,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张。即使新的关税措施在8月1日生效,特朗普期待的结果恐怕也难以实现。或许他早已意识到,他的策略正将美国引向一个越走越窄的道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融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